以研促教,以思促融——运动训练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路径专题教研会助力教学发展

作者:教育学院 来源:教育学院 时间:2025-10-24 17:00 点击:45次

为深入推动运动训练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育人实效,10月23日下午,运动训练教研室在C403教室组织召开“运动训练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路径”专题教研会。全体专业教师围绕思政元素如何自然融入教学实践展开深入交流。

图片1.png

教研会伊始,教研室主任贾玉珠老师以一段展现体育精神的短视频引入,引导教师们思考“我们培养的不仅是运动员,更应是一个怎样的人?”她指出,运动训练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,无论是体能训练中的坚持、战术配合中的默契,还是赛场上的胜负态度,都是“立德树人”的生动载体。她强调,思政教育应如盐入水,自然融入技能教学全过程。

在理论共建环节,与会教师凝聚共识,明确了运动训练课程思政的四个核心维度:体育精神与品格、职业素养与规范、家国情怀与担当、健康人格与心理。为促进理念向实践转化,会议专门设计了《思政元素挖掘工作表》,引导教师系统梳理各教学模块中的思政融合点,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。

图片2.png

在经验分享环节,多位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交流。球类专项教师以“运动团体凝聚力”教学为例,介绍了如何针对不同专项选取思政素材:排球教学通过回顾2016年女排夺冠视频,足球专项班借助女足亚洲杯夺冠片段,解析“无畏金兰”“铿锵玫瑰”等精神内涵,将集体主义教育与战术训练有机结合,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民族自豪感。体能训练教师则聚焦核心力量训练模块,提出在垫步跳、单脚纵跳等动作中强调“突破极限、坚持到底”,将坚韧品格与抗挫折能力培养融入体能教学,引导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中感悟体育精神。

图片3.png

围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“思政硬植入”“载体单一”等共性问题,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并形成共识:应提前梳理各训练模块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,如在“仰撑抬腿”等需精准控制的动作中融入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”;在教学方法上,可采用“视频导入+实践体验+讨论升华”模式,通过影视片段、情境活动等方式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。此外,教师们还建议将“团队协作”“训练态度”等思政维度纳入过程性评价,实现技能提升与价值引领的同步考核。

图片4.png

本次教研会紧密围绕运动训练教学实际,搭建了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的有效交流平台。通过精准对接教学内容,进一步明确了“在技能传授中渗透价值引领”的实施路径,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、提升育人质量奠定了扎实基础。下一步,运动训练教学团队将持续推动教研成果转化,让每一堂训练课都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坚实支撑。

 

 

 

撰稿:任  伟

照片:任  伟

审核:蒋青峰